1、位于苏州古城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建设始于清同治四年至六年,即1865年至1867年,是惠荫园的一部分,并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起初,这里曾是明代嘉靖年间归湛初的宅园,周秉忠布画设计,拥有台榭池石和水假山景观后来,胡汝淳接手,将其命名为“洽隐山房”,但后来逐渐。
2、安徽会馆位于最东部,地址为南显子巷18号,其建筑布局独特,门面朝南,设有砖刻门楼大门三间,两侧配有东西门房和账房内部构造丰富,包括轿厅厢房配房和享堂等,其中享堂,即包公殿,供奉着两位重要人物,一是大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又称“阎罗老包”,以其公正严明的形象闻名另一位是朱文公朱。
3、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区古泉路中段,清代南京药材商人集资兴建,具有祭祀神灵祈福求财,交流信息商务活动,方便起居娱乐休闲三大功能 江宁会馆原名圆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天启年问清康熙年间两次修葺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江宁义冢示禁碑得知,当时的圆觉寺已由南京商人管理使用嘉庆。
4、安徽会馆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徽会馆位于西乡塘区石巷口12号,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安徽会馆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5、站在胡同东口,抬头即可看到几处院落的门顶或房脊上的独特装饰,如“蝎子尾”和挂花“平草”沿着胡同西行,墙头的精致镂刻和繁复花纹图案为这些硬朗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细致尽管现在安徽会馆的门牌号码是三号二十五号和二十七号,但整条胡同统一的建筑风格让人想象到它昔日的辉煌规模占地9000。
6、安徽会馆,这座占地约9000平方米的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历史风貌引人注目它由中东西三路庭院构成,每一路都是由四进院落组成,展现了其深邃的层次感在中路的前端,一道五间宽的大门迎接来访者,正房文聚堂内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刻有安徽籍中试者的姓名,彰显了其文化气息套院内设有。
7、清代京城最大会馆 京剧发祥地的文物见证 安徽会馆沙盘修缮后的安徽会馆戏楼,徽班进京时曾在此演出金可摄本报记者 金可 昨天上午9时,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后孙公园25号院内的一处违建房顶被拆除未来半个月,后孙公园胡同1719232527号5个院内的50处约870平方米的违建将彻底消失。
8、1安徽毫州花戏楼又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是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商人聚会的地方,因关羽是山西人,因此他们在此建关公庙清康熙15年1676始建花戏楼,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彩绘和雕刻花戏楼因精湛的雕刻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 2安徽亳州华祖庵为祭祀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医药学家华佗的庙祠 华佗字元化。
9、安徽会馆是旧京著名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0、叶集江西会馆叶集老街红墩寺遗址台静农纪念馆万佛湖等1叶集江西会馆位于安徽六安市叶集试验区北街自明清以来,商业贸易尤为繁荣,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六省在此建有会馆,现存的明代晚期建造的江西会馆就是其中之一2叶集老街清代中叶时,叶集镇上有会馆庙宇多达20多处,商贸街一条。
11、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专用于演戏的建筑位于南北向,建筑面积3163平方米院内建筑主体为正厅,剧场建筑为辅衬两侧建坐楼,供看戏饮宴之用花楼,原为大庙戏台它它因其华丽的雕刻和绘画而得名花楼的建筑精美,精致,独特是清代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戏剧的发展和雕刻。
12、已发现的古地道长4000余米,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城门延伸,并通达城外地道有单行平行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形式还有猫耳洞,可容16人道内转弯处为T字形,道内并设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棍 10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是宋代至清代的遗址。
1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馆南面的戏楼,其布满精细的镂空图雕和图案组成的对联,使之闻名于世,与安徽渤州的南戏楼齐名,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戏楼之一,因此也被称为北戏楼每当晨夕阳光照耀在屋顶覆盖的琉璃瓦上,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每年农历六月六日的庙会,都会有戏班演出,为这座历史建筑增添了。
14、“安徽会馆”砖细门楼在小巷深处,门楼前有新建的铁栏护栏包围护卫左右有石库门各一,门上包铅皮钉钉有装饰及虚空大字,连同西侧的“皖山别墅”大门,从东向西依次为“福”“禄”“寿”三字“福”字门上有砖饰门额“憩棠”“禄”字门上有砖饰门额“敬梓”原安徽会馆门前照墙处及程。
15、洪氏会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具体地址是柳浪闻莺5号这是一处清代晚期的徽派民居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161平方米洪氏会馆作为西湖南线景点之一,坐落在风景优美的西湖边,就在柳浪闻莺公园里面该建筑于2002年进行西湖南线整合工程时,从安徽歙县整体搬移过来,与连廊连接的隔壁4。
16、位于前门外小江胡同的阳平会馆戏楼,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作为阳平会馆的一部分,其建筑特色独具起初的会馆院落与戏楼相邻,历经多次修缮,现今的戏楼主要为清代风格清乾隆年间,戏楼经过改建,成为一座典型的12檩卷棚式前后双步廊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展现了当时的精湛工艺戏楼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设计考究。
17、此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落成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在建筑艺术上雄居禹州各会馆建筑之首,享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
18、河堤剖面,冢南100米处遣仍土城墙,东西长140米,基宽3米,高出地面半米许,城墙北侧发现有古井,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是一座小型墓葬塔,塔体七层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边形,每边长148米,塔高约10米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位于安徽省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
本文来自作者[大城小爱]投稿,不代表汉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comm.cn/kepu/202412-3875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汉港号的签约作者“大城小爱”!
希望本篇文章《安徽发现一座清代会馆的简单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汉港号]内容主要涵盖:百科大全,生活小常识,经验分享,热点知识
本文概览:1、位于苏州古城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建设始于清同治四年至六年,即1865年至1867年,是惠荫园的一部分,并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起初,这里曾是明代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