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海一向被认为是座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集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实,上海也集聚了众多以制造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9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四批次共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上海在各批次中的企业总数始终处于全国前二,截至目前,上海获批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为507家,占全国总数的5.6%,是名副其实的“专精特新之城”。
我国的“专精特新”企业与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所定义的“隐形冠军”企业非常类似,都是指那些不太为公众所知,但却在某一细分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中小型企业。在上海这一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大都市,为何会“隐藏着”如此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呢?本文将在分析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上海孕育如此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而为其他城市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一、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1、总体规模情况:全国领先优势明显
基于对工信部各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梳理,可以发现上海在首次评选中以17个获批企业一马当先,在前三批获批企业总数排名中仍位列城市首位,直至第四批公布后企业总数才被北京超越屈居第二。但即使如此,在目前四批次所有企业的总注册资本额方面,上海仍以近717亿元高于北京的645亿元占据全国城市榜首,体现了上海的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在体量与规模方面也十分强劲。
2、行业分布情况: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集中
如果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其进行分类,会发现上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数量最多,总数为127,占比约为25%。高端装备制造次之,总数为115,占比约为23%。新材料第三,总数为92,占比约为18%。在各类别企业的增速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增幅最为明显,在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分别增加了44家和72家企业,平均增幅达226%。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类企业则在第四批次中发展迅猛,分别增加了21家和53家,相比第三批次分别提升了250%和141%。
展开全文
3、区县分布情况:产业园区叠加创新区成为孵化集中区域
按所属区县来分类,并以总数中每30个企业为一个梯队将上海各区分为四个梯队,可以发现上海各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布非常不均,郊区企业数量与市区企业数量差距较大,且从第四批新增企业数量来看,也是郊区比市区企业数量增幅大。除了浦东新区因其特殊体量和政策等因素在四批次中共有119个获批企业遥遥领先之外,处于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均为郊区,且第二梯队的各郊区企业数量相近,与第三梯队的金山区和青浦区拉开了较大差距。市区中表现最好的是杨浦区,处于第四梯队首位,共有23家企业,紧接着是徐汇区和长宁区,分别有19家和10家企业,其余市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则均未超过两位数。
4、各区县行业分布情况:市区以服务业企业居多,郊区以制造业企业居多
再分析上海各区拥有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以第四批次为例,不考虑浦东新区这一特殊区域,可以发现相比于市区的主要产业企业分布,郊区中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比重较大。市区企业中,则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这两个新兴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分布较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没有企业入选,新材料产业则仅有一家企业入选。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上海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区域产业分布方面呈现出以郊区分布为主,市区分布为辅的特点,其中装备制造类、能源类和新材料类企业几乎全部分布于郊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则是市区分布比重最大的产业。在产业类型发展趋势方面,则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这些具有轻资产、低碳型,以及与都市条件相适应等特点的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二、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主要做法
1、产业政策前瞻性强
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政府三方面的政策影响与扶持。
首先是上海逐步推进升级都市型工业政策。上海于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了“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为了使上海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市政府决定在中心城区同步发展“城市型工业”,提出“要建立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基础、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1998年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制定的《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正式对都市型工业作了定义: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为主体,能在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的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切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等特征的工业。在产业导向上,政府也重点鼓励发展软件、电子信息产品、服装服饰、包装印刷、媒体加工制作、钻石加工、精密仪器仪表,以及与支柱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配套的设计、研发产业。都市型工业政策在新时代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发展,在《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作为重点。要求在产业布局上,形成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创新引领、带状分布、集群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方向上,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上海发展都市型专精特新企业奠定了深厚基础。可以说,没有上海市政府前瞻性、先导性的都市型工业政策,就无法形成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所必要的客观环境。
其次是出台了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梯度培育政策。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力。上海从2011年起,就出台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明确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技术改造,并鼓励中小企业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按照规定资助中小企业申请和维持知识产权。2018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构建“科技创业团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链。2021年出台的《上海市“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则明确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在全市推动培育50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都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奠定了后备基础。
最后是出台了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扶持政策。上海在市级层面和区级层面都出台了直接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市级层面,2011年出台的《关于加快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见》和2015年出台的《上海市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均在全国率先一步引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在区级层面,上海各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奖励政策,分别对认定为区级、市级和国家“小巨人”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一次性资助。其中,拥有“小巨人”企业最多的浦东新区奖励额度最大,获选的国家级、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最高获得分别不超过100万元、25万元的资助金额。其他区则对国家级 “专精特新”企业资助20万——60万元不等,对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资助5万——20万元不等。
2、产业载体集约高效、产业生态完备
上海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所依托的产业载体主要有传统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新兴的特色产业园区。
首先是传统产业园区的企业集聚效应大、经济承载力度强。上海土地寸土寸金,其产业用地则更是供给紧张。为缓解土地空间的制约,上海在近二十年来一直推动实施节约高效用地举措,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同时提升市级以上工业区的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2021年,上海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有13个园区工业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6%。但同时,上海的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则超过80亿元/平方公里,全市规上工业用能总量十年来累计下降526万吨标准煤,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2%、碳排放下降50%以上。如此集约高效环保且集聚能力强劲的产业用地必然会带动更多企业推动精细化的管理与运营,并加大创新力度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海的产业园区成为造就专精特新企业入驻与成长的一片沃土。
以具体例子来看,在截至目前上海获批的50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38家位于上海规模最大的产业园区张江高新区(自2011年被正式批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已形成目前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的“一区二十二园”的发展格局)。张江高新区总面积531平方公里,2021年园区所有企业实现营收7.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89万亿元。张江高新区支持各园区基于各自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建设各具特色的科创集聚区,如杨浦创新创业示范区、漕河泾科技服务示范区、嘉定新兴产业示范区、临港智能制造承载区、松江G60科创走廊等特色集聚区,截至2021年底,张江示范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1590 家(占全市57.8%),共有A 股上市企业240 家(占全市61.5%)、科创板上市企业50 家(占全市84.7%)、港股上市企业88 家(占全市59.1%)、美股上市企业32 家(占全市71.1%),独角兽企业58 家(占全市81.7%), 园区科创企业的高度集聚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成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条件。
如坐拥张江高新区两大分园(漕河泾园和徐汇园)的徐汇区就成为了在最近第四批次中获得最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心城区。分园中的漕河泾园(漕河泾开发区)规划面积14.28平方公里,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环保新能源为重点产业,集聚了腾讯、微软、商汤、安谋、依图、字节跳动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示范区”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20年,漕河泾园GDP 达1799.3亿元,是目前国家级开发区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含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其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漕河泾园有8家企业入选。截至目前,漕河泾园内共有75家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占徐汇全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的36%,其中包含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占徐汇全区小巨人企业总量的58%。
再者是新兴的特色园区的生态带动能力强。上海自2020年起,在原有的产业空间基础之上,设立了三批共53个特色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面积一般在3-5平方公里,总的空间规模21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内,以支撑目前上海的“3+6”产业体系集群发展。如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引入涵盖了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的130个优质项目;设立临港生命蓝湾,两年内所签约的生物医药项目占全市40%;设立徐汇滨江AI Tower,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顶尖企业及科研机构,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此外,上海还围绕新赛道新推出一批特色园区(比如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智南大、“虹桥之源”,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氢能谷和宝武碳中和园,元宇宙领域的漕河泾元创未来和张江数链,智能终端领域的动力之源、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等),为培育壮大新经济动能提供新的载体空间。2021年,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企业营收约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高出全市平均值70%。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加之生产效益突出,非常适合强链补链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在2020年就已集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近千家,已然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策源之地。
以全市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第二多的嘉定区为例,2020年,嘉定区发布了特色产业园区共19个,包括3个市级特色园区和16个区级园区,形成“3+16”格局。3个市级特色园区分别为嘉定氢能港、汽车新能港和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16个区级园区包括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虹桥新慧总部湾、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园等。特色园区规划总面积32.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主要聚焦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工业互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总部及文创等产业。
目前,这些特色产业园区已带动了相关产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在嘉定所有获批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26家企业来自汽车新四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占比达37.14%。如嘉定氢能港现已汇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企业20家、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8家、加氢站设施制造及服务企业5家,包括堀场仪器、丰田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势新能源科技(长城汽车)等业内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和加氢站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较完整的氢能产业框架体系。其中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捷氢科技和氢枫能源,前者已经建成了覆盖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膜电极生产线,承担参与了该领域多个国家重点研发及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拥有专利100余项。后者则专业从事加氢站投资、建设和运营,掌握加氢核心设备关键工艺研发和技术,并实现产品国产化。
3、产业科创资源集聚丰富
为区域产业创新赋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也是孕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因素。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而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则是集聚“原创力”或创新资源的主要策源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郊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闵行区均为科创资源集聚区。
嘉定区在1958年就被确定为“上海科学卫星城”,入驻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在新时期,嘉定又成为了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新兴产业示范区,在嘉定工业园区、菊园新区、徐行镇、南翔镇等地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电科32所等“十一所”,上海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三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嘉定产业化基地、中电科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园等“两基地”,此外还有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等高校资源,在这些科创机构的赋能下,嘉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底的854家增至2021年的2000余家,仅次于浦东,已成为上海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的一片新的沃土。
松江区则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打造了G60科创走廊,在科创走廊的引领下,先后引进承接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脑图谱大科学计划的G60脑智科创基地、上海市首批启动的18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的上海低碳技术研究院、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以及腾讯科恩实验室、优图实验室等全球顶尖数字研究室等。在这些重大科研平台以及松江大学城高校的合力赋能下,松江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由“十二五”末的3.58%上升到“十三五”末的4.59%。2021年,松江新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占全市认定总数的11.4%,排名全市第二位。全区有效专利拥有量5.1万件,相比“十二五”末增长15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相比“十二五”末翻一番。
闵行区则依托上海交大、上海华师大等高校打造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推动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政府与高校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高校研发、在地孵化、上海转化”机制。截至目前,“大零号湾”已有16个科创载体投入使用,汇聚航空、航天、船舶、核电装备等10多家科研院所,3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排名前三的市中心城区杨浦区、徐汇区和长宁区也以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集聚著称,且以上三个行政区均拥有“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如杨浦区是上海高校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同时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家,占全市总量一半。徐汇区则有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医学院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浦江实验室、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顶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功能型平台。长宁区则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
4、企业服务精准到位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创新型企业,也不离开上海精准细微的企业服务。
首先是上海有着完善的科技中介与公共服务平台体系。2011年设立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直属与上海市经信委,履行推动政策落实,反映企业诉求,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创业培育、政策咨询、融资支持、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法律服务、信息化推进等职能,同时设立的“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首批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支持产业园区构建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联盟等组成集群服务体系,培育了19个园区集成服务商和70个园区专业服务商,打造创新中心、检测机构等公共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此外,上海也关注专精特新企业管理者的培养。自2011年以来,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每年举办“专精特新”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已持续举办了10年,参与培训企业家超过2000人。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上海还专门为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开办了生产性服务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提升高级研修班,帮助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有优良的属地街道营商环境。如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的属地街道虹梅路街道重点围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积极打造“专精特新”党建联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凝聚形成发展共同体,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健康成长、不断壮大。同时,以徐汇AI党群服务站为主阵地,打造精品服务案例,搭建集政策服务辅导、企业品牌宣传、人才孵化培育、企业相互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场地,为园区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多功能的服务、共享、交流平台。此外,街道各部门及漕创功能区公司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深入完善网格化服务体系,向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业化“一对一”服务,包括对政府各类创新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创新举措和行动方案等的精准宣传和权威解读,挖掘和支持潜力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等项目,配合区商务委、区科委等部门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推进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院地创新合作和创新技术转移等。
5、金融服务多元完备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与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离不开金融支持。2017年3月,上海市经信委联合上海市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9家商业银行,推出“千家百亿信用担保融资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单户300万元,最高1000万元的无抵押担保贷款。在该合作项下,企业可享受低成本融资,贷款期限为一年期以内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受理一个月内作出审核通过与否的决定。对于后期续贷,商业银行则会主动配置无还本续贷的循环贷产品。对于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10%增长的企业,根据企业申请,商业银行将按新增贷款审核程序,按一定比例增加信用贷款额度,实施续贷递进。市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则为该融资计划项下的银行贷款提供最高80%比例的风险分担,并且在担保额度、审批流程等方面作出多项突破和创新。市中小企业办作为项目总体协调推进单位,在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同时,委托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企业需求征集、分发,融资进度跟踪及效果评价,特别是引入银行间的有序竞争机制,根据商业银行项目审贷率情况动态调整推荐项目的比例和数量,让行动积极的商业银行获得更多客户资源。2020年全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达2011户322.5亿元;各类科技信贷产品惠及950家企业66亿元。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款贴息等政策,累计支持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962家,支持金额3500万元。
在具体金融机构与服务方式层面,上述9家银行中的上海农商银行是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在2014年就已制定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在2022年,上海农商银行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全面开展专精特新“创鑫行动”,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覆盖。“创鑫行动”核心亮点在于有梯度的信贷产品,如针对初创期企业“轻资产”导致的融资难题,设计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贷款金额最高300万元,满足企业初创期短、小、快、频的临时经营资金需求。基于成长期企业更高额度的融资需求,则与市担保基金合作推进“千家百亿信用担保融资计划”专项方案,结合“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等信用类产品增加企业贷款额度,单户最高可至1000万元,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再上台阶。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已步入成熟期的企业,上海农商银行经过半年的调查、排摸,在业内率先推出专属特色方案——“引航贷”,提供最长期限5年、最高金额5000万元的信用类专项信贷支持。除上述专属信贷产品外,该行还提供包括“浦江之光”专项方案、“专精特新”集合短融债、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贷等多种科技金融产品组合,为拟上市企业带来一户一策的客制化专属服务。除信贷服务外,上海农商银行还联合专精特新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政策对接、资源整合、专业辅导等非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截至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与全市近四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携手成长,服务超45%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总结与启示
基于对上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对现代都市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总结出以下启示。
首先,需要进一步优化专精特新企业的营商环境。专精特新企业相比于普通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点,因此在有关行政审批、金融服务、企业服务等方面需要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其次,提高产业载体利用效率和特色产业集聚度。都市型专精特新企业以知识密集型和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因此无论是楼宇载体还是园区载体都要以高效集约的标准进行招商与运营,要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建立以提质增效、集约利用为核心的产业用地要素资源高效率配置制度。同时,也要布局建立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相关产业生态,为细分领域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再次,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底盘根基就做好搭建培育工作。需要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采取梯度培育方式,并为其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良性循环互动。
最后,有效发挥科创资源。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区域创新资源配套,构建合作协同的产学研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本文来自作者[抛却昔日的颓废]投稿,不代表汉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comm.cn/life/202412-405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汉港号的签约作者“抛却昔日的颓废”!
希望本篇文章《码链一体四商(码链最新重大消息2024)》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汉港号]内容主要涵盖:百科大全,生活小常识,经验分享,热点知识
本文概览:引言上海一向被认为是座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集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实,上海也集聚了众多以制造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9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四批次共8997家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