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a better me~
文:Mis Coco
我们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出国赴任前
一定都会准备一件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服饰——旗袍
而旗袍也逐渐成为中文老师的象征
外国人看到穿着旗袍的亚裔面庞
自然就会说一句"You are a Chinese!"
但是
毕竟不是天天都有中国节日
总不能天天穿旗袍吧
那么除了旗袍
还有什么能够代表中国文化?
01
发簪
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古诗词里
留下了美人的花容月貌
也留下了一份后世对美物的隽永情长
发簪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将长发松松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发簪金属的光泽闪耀在发间,加上小而巧的坠饰,长发的风情便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了。
发簪小巧别致又低调,最适合在国外的老师,不论是上课还是游玩,别在发上,简直是行走的中国风!
02
耳坠
清初李笠翁《闲情偶记》说,
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唐代张籍《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
“明珠”指代的就是耳坠。
有一种韵致,在耳际流转。一步一摇曳,顾盼百媚生。耳坠,像是夜空中的星星,点亮你的优雅魅力。这种颇具中国风的耳坠,会给你带来不小的人气哦!临出国之前你也可以多买几对,作为礼物送给外国的学生。
03
手串
青山草木,携几缕清香;
温柔花语,挽一世芬芳...
相比首饰,手串更多的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含义。(手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比较宏观。凡是珠状物串成一串,能够戴在手上作装饰的,都可以叫手串。而手钏,正确的概念应该是:戴在手上的开口的镯子状的装饰物(即镯子的一种)。手钏被现代人跟手串叫成一个概念了。有人会认为把手串叫成手钏会很高雅,觉得比较有文化内涵,现实当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还是遵从事物的本来定义,不能随性而来,避免贻笑大方。)
当你穿着旗袍的时候,戴一个具有中国风的手串是不是要比潘朵拉更有气质呢?
04
披肩
披肩古时成为披帛也称帔子,
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帛巾。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
“秦有披帛,以练帛为之,汉即为罗”。
说到披肩,真心要给TA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在寒冷的冬天里,你可以披上TA御寒;如果在室内热成狗,可以立马脱下来。一条披肩就能应对忽冷忽热,炒鸡实用!!要去国外做老师的你怎么能不备一条呢?
05
绣花鞋
历代文人笔下所形容的仕女,
走起路来无不是步步莲花、摇曳生姿,
裙摆下不经意露出的鞋尖,
可能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
也可能是一只顾盼生姿的美丽孔雀,
千娇百媚尽在足下绽放。既惹人怜爱,也引人遐想。
而为曼妙女子带来这美丽的正是足下绣花鞋。
不知道提到绣花鞋,会不会有老师觉得这么好(xiu)看(chi),自己不可能会穿,可事实就是这些在国内你觉得自己绝对不会穿的东西,到了国外为什么不愿意尝试一下呢??反正没人认识你,而且绣花鞋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物件之一。
05
折扇
双环结成连理枝
舒卷随人意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
到手时清风阵阵起
——瞿佑《北双调·清江引》
小小一把扇子,从开始制作到使用者手上,很可能要经过二三十个好手名家:扇骨的伐竹、制作,精致的要竹雕,有时候擅刻者不擅画,所雕纹饰的底稿可能出自另一个人;打开扇面,做扇面的纸有冷金、洒金、泥金、普通宣纸几种,宣纸还要刷矾、黏合,正面是谁画,反面谁书,更不要说是做"珠联璧合"扇。方寸之间,承载了多少智慧、工艺和文化,便毋庸置喙了。
既可扇风乘凉,有一把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小工艺品!兴致来了,还可以用折扇给你的外国学生排练一个扇子舞!
亲爱的对外汉语老师们
还有什么是你觉得适合带到国外的服饰呢?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让自己更优秀
这样遇见喜欢的人
可以自信地表白
而不再只是暗恋
2017.4.21
关于更多对外汉语教师考试和就业信息请联系以下方式
联系电话:0532-85906402
微信号:2501077704
QQ:2639155930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输出就业第一品牌
本文来自作者[今生所求]投稿,不代表汉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comm.cn/zhishi/202502-528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汉港号的签约作者“今生所求”!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谢长廷赴任驻日代表的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汉港号]内容主要涵盖:百科大全,生活小常识,经验分享,热点知识
本文概览: To be a better me~ 文:Mis Coco 我们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出国赴任前一定都会准备一件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服饰——旗袍而旗袍也逐渐成为中文老师的象...